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

廚餘堆肥啟動綠色經濟

廚餘堆肥啟動綠色經濟
台灣廚餘堆肥發展協會

現況:
土地貧瘠、糧食危機
根據農試所報告,全台有65﹪的耕地有機質含量在2%以下,顯示先天不足(火山土壤、 高溫多濕)、後天失調(化肥農藥),導致土壤貧瘠;而過去政府為加入WTO,推出水 稻休耕措施,再加上從農收入低落,農村勞動力流失,造成81萬公頃耕地中有22 公頃休耕,糧食自給率更降至32%
堆肥復育土地,提供作物健全營養

過去認為肥沃的土壤是各種元素如氮、磷、鉀、鎂、鈣等含量充分,現在土壤科學已 能告訴我們,土壤中豐富、多樣的微生物才是肥沃的關鍵。微生物如細菌、黴菌、真 菌能分解有機物;將土壤中的元素轉化為植物可吸收的狀態(礦化),是淨化土壤的工 廠。然而若土地缺乏有機質,微生物就缺少棲身之所;再遇上化肥導致的土壤酸化, 或是趕盡殺絕的農藥,原本多樣平衡的微生物生態便徹底被破壞,造成貧瘠的土壤。
施用堆肥能補充土壤中的有機質,自然發酵的堆肥因為過程中培養豐富多樣的自然微 生物,能重建被破壞的生態系,復育土壤肥力,提供農作物完整的營養。
關鍵農業資源流失
雖然自2006年全台各鄉鎮已全面實施廚餘回收,依照環保署數據,2010年仍然有 1318千公噸約67%的廚餘未能回收。
按照我們的估計,這些廚餘與未回收的437千公噸農業廢棄物,可以製成585 千公噸的高品質堆肥,供給1170甲農地耕種;減少化肥與農藥的使用。(全台98年使 用了1008500公噸化學肥料,其中約50萬噸來自進口。)


行動可能:
要促進台灣的廚餘回收,製作堆肥,我們認為有幾個可能的努力方向:
以購買支持農民。製作堆肥相當辛苦,製做廚餘堆肥尤然。對於願意投入而不是方便 地購買肥料的農民,消費者能以購買行動表達支持。
技術開發。堆肥技術的輔導推廣過去在台灣以農政單位為主力,然而重心仍偏重於禽 畜糞堆肥等農業廢棄物的處理,廚餘在許多方面均與農業廢棄物不同,需要更多心力 投注開發最適當的技術、流程等。
制度研究。廚餘堆肥因為同時受環保署與農委會兩單位管轄,推動時容易遇到較多制 度衝突的困難。我們希望可以發展出對廚餘堆肥者友善的制度方案,以促使更多人投 入廚餘堆肥。


參考資料:
林家棻,1967,台灣省農田肥力測定,台灣省農業試驗所報告第28號。
楊秋忠,土壤微生物性質管理及微生物肥料應用

沒有留言: